勝利路小區
對于老百姓而言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“安居夢”。從孟子的“居者有其屋”到詩人海子的“我有一所房子,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”,不同的時代,同樣的情懷,“安居”,才能“樂業”。
對政府而言,改善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條件是極其重要的民生問題,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——為困難百姓“筑巢”,更是為萬千家庭“筑夢”。近年來,圍繞住有所居的目標,堅持社會參與、統籌規劃、分步實施的原則,早下手、快行動,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順利快速完成。
去年7月份搬進勝利路安置小區的退休醫生劉培大,現在可以更舒心地發展自己的書法愛好,安享晚年了?!耙郧白≡诙瓐@,水電衛生設施等都不像樣,哪想到這輩子我還住進了這么好的小區,可不跟賓館似的?”正在書房習字的老人笑呵呵地說。在這個118平方米的地盤上,他的愛人、兒女、子孫們齊聚一堂,其樂融融。據劉培大介紹,兒子就在不遠的醫院上班,十分方便。
小區的另一位保障房受益者侯文仁,更是對老來住進城市小區的變化感慨萬千?!吧n蠅蚊子少了,以前平房熱炕,現在冬暖夏涼,太感謝黨和政府了。我沒事溜達時,就喜歡看看其他小區,跟我們小區對比下,我們是最好的!”侯文仁豎起了大拇指,“我們小區綠化好,休閑廣場、長廊、涼亭、假山、綠地、健身器材應有盡有,一點不比別的小區差?!?/span>
保障房建設的質量方面,不少市民會不自覺地拿來和商品房對比,聯想到房屋質量是否過關。我市保障性住房項目在規劃、設計、建設、監理、質量監督等方面,嚴格要求,竣工交付后在建筑物明顯位置設立永久性標識標明建設、勘察、設計、施工、監理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,實行責任終身追究,杜絕只看眼前的“一時之功”。
在保障房的選址上,我市保障性住房真正做到以民為本,優先選址在交通便利、基礎設施配套完善、產業集聚的區域,不僅僅滿足于保障功能,更充分考慮居民就學、就醫、購物、出行等需求,實現優于保障的安居。百姓入住保障房之后,在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方面,我市探索出一條“以人為本”的“人”、“房”共管之路,不僅讓百姓有房住,更讓百姓住的幸福,實現困難群眾“樂居”愿望。